欢迎光临莆田市理工技术学校
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食品安全宣传周】诚信尚俭,共享食安

    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China Food Safety Publicity Week),是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于2011年确定在每年六月举办的,通过搭建多种交流平台,以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多条途径,面向贴近社会公众,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交流、普及科普知识活动,因活动期限为一周(因主题日的丰富而适当延长),故称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
    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题为“诚信尚俭,共享食安”。这一主题旨在倡导食品消费的“尚俭”新风尚,同时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回顾和了解一些关键的食品安全知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注重食品安全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守护家人健康的关键一环对于食品安全你了解多少呢?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什么是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为“诚信尚俭,共享食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倡导食品消费“尚俭”新风尚,重温食品安全要点吧!
 保持清洁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前要洗手,洗干净、煮熟了的食物才能食用。
    用餐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定期清洁消毒厨房各项工具、器具及更换抹布,保持厨房空气流通,避免它成为滋养细菌的温床,“偷”走我们的健康。
生熟分开
    食物要生熟分开,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也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
    烹调要煮熟、烧透,因为正确的烹调方法和适当的温度,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有害微生物,温度达到70℃有助于保证食用安全。记得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哦!
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冰箱不是保险箱”,无论是冷藏,还是冷冻,食物都不要存放过久。时间一长或包装破损易造成交叉污染或食物腐败变质,失去最佳食用价值。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使用安全的水和新鲜清洁健康的食物,不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物,不食用不易辨识的蘑菇和其他野生植物,预防食源性疾病
食品安全小常识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SC标识。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等异常的食品。
 3.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
 4.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食品选购妙招
1.看包装:产品包装严密无损、商标内容完整,品名、厂名、厂址、净重、主要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清晰可见。
2.看色泽:产品色泽应与品名相符,若其颜色过于鲜艳,失之自然,就有可能是添加了过量色素所致,不要购买和使用。
3.闻香味:产品香应与品名相符,应香气柔和,无刺鼻,若有异味,则表明已变质。
4.品滋味:产品滋味应酸甜适宜,不得有苦味、涩味、酒味(酒精饮料除外)。
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他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2.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无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位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4.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5.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6.生吃瓜果要洗净。
7.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养成吃东西之前洗手的习惯。
食物中毒后的应急措施
    食物中毒通常在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此外还可出现发热、头痛、眩晕、乏力、肌肉酸痛和皮疹等。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等异常的食品。食物中毒发生后,千万不要恐慌,自乱阵脚,可以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如超过两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
处理:将引起中毒的饮食进行有效处理,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发布于:2024-11-28

上一篇:校园新闻 | 我校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检查暨行政陪餐工作

下一篇:莆田市理工技术学校成功举办第六届校运动会